查看原文
其他

雅理书单 | 理解教育、理解社会、理解美国,以及最终理解我们自己

教育三部曲 雅理读书 2023-09-10

我们在这里推荐的是三本讨论教育问题的书,三本书的第一译者均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田雷教授。这些书虽是翻译作品,原本讨论的是美国教育问题,然而,中文读者读后普遍都有似曾相识的感慨。三本书中文版出版的周期,从《我们的孩子》自2017年出版的四年多来,教育问题在国内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从阶级固化或寒门再难出贵子,到内卷抑或躺平,再到小镇做题家和九八五废物,中文世界内不断出现的新关键词,也在提醒我们,观察、理解并且思考中国自己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极其紧迫的任务,希望这三本书的研究能给我们提供一种方法论的示范或启发



“教育三部曲”

(点击“书名”或者“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我们的孩子


我曾一度以为,既然我和当年的同学们能靠自我奋斗来改变命运,现如今的普通孩子也做得到。而在完成这项研究后,我知道了自己先前的无知。

——作者 | 罗伯特·帕特南

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

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言,“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帕特南用“以点带面”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半世纪以来日渐扩大的“阶级鸿沟”。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帕特南依次讨论了穷孩子和富家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方位差距。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引导、提供资源,而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或在隔代教养的环境中长大。

全书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贫富阶级之间的“剪刀差”——在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邻里社区内都有鲜明的反映。在这个生而不平等的时代,仅仅谈机会均等都是不公正的!


我们的孩子 


雅理译丛

[美] 罗伯特·帕特南/著

田雷 宋昕/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年


汪晖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授



亲切的笔调,精确的研究,以小见大,从一个个市镇的命运,透视半个世纪来美国梦的危机。这是一个关于不平等和阶级隔离的美国故事,发人深省。


甘阳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



不平等是个经济问题,但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此意义上,帕特南的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属于美国左派的。阶级“剪刀差”,也即贫富家庭之间越拉越大的鸿沟,早已由经济财富蔓延至帕特南一贯关注的文化资本领域。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学校里的同辈都是近墨者黑,社区周遭沦为犯罪者的乐土。美国梦所指,讲的是只要愿意努力,人人皆有机会成功,但当寒门再也无法出贵子的时候,美国梦的衰落,如同作者在《独自打保龄》中所揭示的,是社区生活原子化的一曲悲歌,所谓“我们的孩子”,重点也在于“我们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群关系。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这部包含了几十个短故事和几十个数据库的社会政治学著作示范了真正的深入浅出。数据为故事勾勒了骨骼,故事向数据馈赠了肉身,我们不仅藉此看清美国梦的阶级变迁,看清“128号公路”切割出的两个美国,而且感同身受地得以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我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把“我的孩子”送回到黄金时代,让他们重新成为“我们的孩子”。


郑戈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帕特南善于抓住社会中最普遍而又因此每每逃过学者的反思性审视的现象,提出自己独具一格的分析。社会资本、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和不平等这些宏大的理论问题在他细致入微的叙事笔调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关联起来。《我们的孩子》触及的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会思考的问题:我的孩子在我身处的社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他/她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种思考不会是无凭无据的异想天开,而是处在一个社会建构的参照系中。不论出身、有一技之长便能出人头地的“美国梦”便是这样一种参照系,一种被美国家庭分享的社会想象。帕特南选取了包括自己故乡俄亥俄州克林顿港在内的几个寻常地点,收集了若干家庭的生活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放置在全美国社会统计数据的背景中,展现了社区隔离和教育隔离如何固化着阶级差异、阻断着社会流动性的美国现实,这种现实与“美国梦”相去甚远。对于正在面对类似社会现象的中国读者来说,此书定能引起共鸣,激发思考。


阎小骏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



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一向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闻名。《我们的孩子》是帕特南最新出版的又一部力作。在这本新著里,帕特南将视角从社会资本转向社会不平等问题,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两代普通美国人的人生故事,力图展示阶级和阶层不平等问题已在21世纪的美国社会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田雷和宋昕以准确精当的译笔将这部重要著作以呈现给广大中文读者,既造福知识和读书界,也为当下中国提出了值得未雨绸缪的深刻问题。这本书理应获得任何对社会抱有理想与关怀的读者的高度关注。


福山

著名公共知识分子



关于不平等,眼下的讨论大都停留在一种令人费解的抽象层面,焦点投射在那1%的奢靡,而未能真正把握美国中产阶级在过去两代人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帕特南教授踏入了这一空白的领域,他为我们带来一本真正的杰作,每一位美国人看一看他们的社会,都应为之震撼。


大卫·布鲁克斯

美国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家,《纽约时报》



如果你想要理解当今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图景,真正必读的书并不太多。帕特南教授的《我们的孩子》理所当然要出现在书单之上。


阿兰·沃尔夫

政治学家,《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帕特南教授的新书令人大开眼界。当政治候选人一脸严肃,坚称美国没有阶级这回事,帕特南为我们展示出了现实——事情已然不妙。


杰森·德帕尔

《纽约时报书评》



帕特南教授在其官方履历上是一位任教于哈佛的社会科学家,但对他更恰当的称呼可能是公民社会的桂冠诗人。在《我们的孩子》中,帕特南用自己的天才之笔对一个正当时令的题目开启了高水平的讨论。我们读完《我们的孩子》,难道真能对机会平等这件事安之若素?




相关阅读

雅理译丛 |《我们的孩子》
帕特南:我为什么要写《我们的孩子》?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清现实,打消了佛系养娃的念头

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从幼儿园到大学,

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保护罩。

我们付出了全部心血,

却换来脆弱的心灵,巨婴的人格,

没有炼成的钢铁。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

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全社会应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变。


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雅理译丛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著

[美] 乔纳森·海特/著  

田雷 苏心/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


甘阳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新雅书院院长



“娇惯的心灵”也就是“闭塞的心智”,亦即号称最开放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倾听他们不愿意听的意见和道理,并以此“自我保护”。在此意义上,本书是三十年前布鲁姆那本轰动全美的《闭塞的美国心智》在新世纪的回响。


童世骏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阅读译本时百思不得其解?查查原文吧!”——我自以为屡试不爽的这条“普遍定律”,几年前在阅读田雷的一个译本时,被轻易地证伪了。当然,我现在推荐手头这本书,不仅是因为译者的译书质量,而也是因为译者的选书眼光——在大学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关注大学校园文化的人们,熟悉“巨婴”、“脑残”、“精致利己主义”以及各种各样“焦虑”话语的读者,或许都可以从本书得到许多启发。


施一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娇惯的心灵”是对美国当前教育病症所下的诊断,作者抽丝剥茧,证明了大学生脆弱心态的根源在于全社会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从家长、社群到大学都难脱干系,书中所包含的历史教训,值得每一位关心教育的中国读者细品和深思。


渠敬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过度的自我保护”,是这个时代心灵脆弱的征兆。今天的大学教育、公共意见乃至社会竞争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相信自己的感觉,远离外界的伤害,是人生安全的最大保障。殊不知,这脆弱的人设,让人想方设法把自己搁置在保温箱里,在无菌的真空里,结果却使人陷入防范一切的恐惧中,陷入被迫害的妄想里。


迈克尔·布隆伯格

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和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三度出任纽约市市长



面对不同的立场,排斥之意不断升级,这不仅是大学面临的挑战,对我们国家的政治话语更是一场考验。要想美国的民主还有明天,我们务必去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发生的。如此方能找到对策,行动起来。当务之急,从阅读《娇惯的心灵》开始。


史蒂芬·平克

哈佛大学教授,《当下的启蒙》作者



大学,应是自由讨论的空间,现在却正在形成独断和褊狭的风气。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卓越的言论自由倡导者,他们深度解读了校园内的怪现状,并且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大学坚持它们的终极理想。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天体物理学家、海顿天文馆馆长



我们在社会中的行为,也必须接受理性的科学分析。通过本书的科学视角,我们将能坦诚审视,为什么美国人的心理变得弱不禁风,要重新强大起来,我们当下又要做些什么。


苏珊·麦克丹尼尔

罗切斯特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



卢金诺夫和海特阐释了“直升机家长”现象及其危害。本书告诉我们,过度保护如何放大了孩子们的恐惧,使他们更难成长为可以自我管理、自力更生的成年人。孩子们必须迎接挑战,承受压力,直面不同的观点,如此方能茁壮成长。


马克·尤多夫

加州大学系统总校长、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荣休)



令人不快的言词和观念,在那些自奉为校园卫士的学生心中,经常被想象成大棒下的暴力。面对激烈的辩论,许多学生心生畏惧;若要维系他们的善恶观,就必须让他们不中意的讲者闭上嘴巴。卢金诺夫和海特在本书中给出了精彩的分析,我们是如何堕入这种脆弱模式,在言辞和行动之间曾有过的区分如今是如何失去的,以及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要理解当前的校园冲突,不可不读这本书。




相关阅读

雅理译丛 | 美国的大学生何以如此——“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揭发文化有四个特征:教条主义、群体思维、战士精神,反智主义
专访 | 《我爱我家》里没有“顺义妈妈”
年轻人开始相信,危险无处不在


寒门子弟上大学
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


在一个有钱人的校园里,

做一名穷学生究竟是什么滋味。

在美国的精英大学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超常的努力,冲出破败、暴力、无序又匮乏的“废弃”故土和社区中学,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无关性别、肤色和地域,因为出身穷苦,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寒门子弟。

通过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连续三年的田野调查,覆盖上百位本科生、数百小时的面对面访谈,本书作者发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踏入大学校园只是一个开始,被录取并不代表能够融入。在寒门子弟占少数的精英大学,政策和环境把穷学生一步步推向边缘,阶级和文化的差异驱动着不平等的再生产,显示出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本书所记录的,便是美国大学的真实生活样态:在有钱人的校园里做一名穷学生,他们的挣扎、焦虑、彷徨和挫败,实乃一部寒门子弟的悲歌。


寒门子弟上大学
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


雅理译丛

[美] 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著

田雷 孙竞超/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8月


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

哈佛大学校级教授



过去近半个世纪,我一直在哈佛讲授以“不平等”为题的课程,但即便对于我这样的大学教授来说,《寒门子弟上大学》仍是一部让人眼界大开的作品。这是一部掷地有声的力作,可以想见,未来数十年,它都会不断被阅读和讨论。


李中清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娇惯式的精英化教育,在美国最优秀的私立大学中无所不在,也成就了它们的与众不同。但在《寒门子弟上大学》中,安东尼·杰克以引人入胜的讨论向我们揭示,对于那些尚未做好准备、无法充分利用这些“特权”的学生来说,这一重要的支持系统无济于事。关于美国的精英大学教育,本书的观察和洞见意义非凡,无论是书中所讲述的美国“双重贫困生”,还是来自美国以外的留学生,都将从中受益。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寒门子弟进入名牌大学总是鼓舞人心,但只是半个励志的故事。通过亲身经历和大量访谈,作者刻画了“寒门幸运儿”的困顿与挣扎。他们逆转命运的愿望面临着各种或隐或显的障碍,有待深刻的制度与文化变革。这本书传达了一种切肤之痛,不止揭示美国社会的问题,也催人反思教育与优绩制的困境。


黄灯

《我的二本学生》作者



寒门子弟上大学,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则是安东尼的独特发现。这种悲悯和体恤的视角,毫无疑问来自作者个体经验的激活和唤醒,贴着最日常的切口表现不平等,使得本书实现了对美国大学社会图景的描述。安东尼所提供的经验不仅仅属于美国青年,也属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所有青年。




相关阅读

雅理新书:这是一部贴着写,却能飞起来的书

我是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做了哈佛教授后应该感谢谁?

译后记 | 我是一名法学教授,为什么翻译了三本有关教育的书?

被精英大学背弃的贫困学生,难以弥补的文化资本缺失

编辑 | 二二不二

读史阅世论雅理~

微信 | @雅理士多德

豆瓣 | @雅理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